中印尼文化經濟協會-期刊文獻-中印尼文經協會年刊-2006年刊-
會員登錄
帳   號
密   碼
驗證碼
 
註冊
行事曆
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
領導獻詞
首頁期刊文獻
2006年刊
分享到:
華語實習的腳蹤 ――身歷其境看印尼的華教 1
作者:宋如瑜

華語實習的腳蹤--身歷其境看印尼的華教

宋如瑜/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

描述人生各種階段的名詞聽起來都冠冕堂皇,唯有將那些名詞變成動詞,並付諸實行,它們才有意義。你要永遠記住一件事:不能實踐的理論一無是處。
~Joan Erikson

前言

2 0 0 3 年中原大學成立了推展華語教育的大學專業科系― ― 應用華語文學系。由於華語教學屬應用語言學的一支, 因此系上提供的專業訓練、課程安排, 均朝學理與實踐並重的目標進行, 期望四年後, 應華系的學生在學理上能培養出以下的知識和能力:

1 . 具華語教學的語文知識( 語音、語法、詞彙、漢字) 和語言應用( 聽、說、讀、寫) 能力。2 . 具備語言教學的專業知識和應變能力, 以負擔各類型、各程度的教學。3 . 有獨立作業的能力, 如: 教學管理、編寫教材、設計各類評量等。4 . 能利用相關資訊媒體、技術以協助課內、課外教學。在實踐上, 則是希望經由各類實習、小組專題逐步提升教學操作的能力。

2 0 0 6 年7 月2 0 日到9 月1 4 日, 教育部資助中原應華系吳俞萱等十位同學, 赴印尼從事1 0 0 個小時的華語教學實習。地點是雅加達以馬內利堂衛理學校、巨港瑪莉亞校區S M P X A V E R I U S 第六初級中學、巨港善明彌勒佛院、三寶壟育德高級中學第 一分校等四所學校。教學對象從成人、高中生、初中生、小學生到幼稚園兒童。教學內容除了聽說讀寫的語文課程外, 還有培訓當地教師的專業課程。一個多月來, 靠著同學的努力、合作, 不僅圓滿地教完實習鐘點, 還附帶完成了各教學單位提出的額外需求。描述如此複雜的實習情況, 並不是炫耀中原應華系學生的專業教育有多紮實, 足以讓出外實習的學生應付各年齡、各種類的教學, 而是從這裡可以看出, 當地華文教學資源的不足, 以及對專業師資的期待。未來去印尼實習的中原學生, 除了第一線的教學外, 還應該具備某個專業科目如: 語音教學、語法教學、教學法的培訓能力。

由於教育部的資助,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, 實習同學不僅獲得了千金難買的異國教學經驗, 更重要的是經過艱苦的教學歷練, 這些七年級的草莓族成熟、自信了, 然而態度卻益發謙卑, 且能吃苦了。印尼實習在他們生命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, 同學也多表示畢業後願意再回到印尼教華語。印尼華教的發展潛力就像印尼的土地一樣, 肥沃適於萬物生長, 如果能有專業的農夫、好的種子, 就能在不久的未來見到成效。

華語教師上課情形

教學地區背景

印尼是個人口大國, 其中華人佔七百萬, 也是華人最多的海外地區。由於華人移民早、人數多, 印尼華教也發展得很早, 始於1 7 2 9 年( 郁漢良, 1 9 9 8 ) , 但是在上個世紀的後五十年裡, 由於政治的更迭, 印尼華教經歷了大起、大落、復甦的過程。

1 9 6 5 年的「9 • 3 0 事件」使得華文學校被封, 學校領導人被抓或受迫害, 華文學校的校舍和資產被接管和沒收。到了1 9 6 6 年5 月, 6 2 9 間華文學校全被封閉, 學生2 7 萬兩千餘人失學。華文學校和華人受華文教育的歷史暫告終結( 溫北炎, 2 0 0 1 ) 。此一措施, 雖讓正式的華文學習管道在一夕之間消失, 但是地下的華文教育卻化身為零星非法的補習業持續進行, 印尼的華文教育就在沒有語言環境、缺乏教學資源的情況下延續了三十多年。

1 9 9 9 年1 0 月2 1 日, 民選的瓦希德政府執政, 對華人政策進行了大幅度調整, 改行民族平等和多元化政策, 允許在校學生選修華文, 民間可以開辦華文學校( 福建僑聯網,2 0 0 2 ) 。進入2 1 世紀, 著眼於國際市場的競爭, 印尼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政策逐漸寬鬆, 印尼教育部制訂了2 0 0 4 - 2 0 0 7 年四年計劃, 將在全國各地8 0 個城市的8 0 0 0 所國民高中開設華語選修課, 積極發展印尼文、漢語和英文為主的三語學校。在華文教育開禁後, 僑領、企業家、教育家紛紛開始行動, 籌措資金建校、招募教師, 並與中國大陸的高等院校, 特別是師範學校建立關係, 以尋求教師培訓、教學研究和研發教材等方面的合作, 已展開行動的有南京師範大學、廣州暨南大學、福建師範大學以及部分私立大學。

據估計印尼近期將短缺七到八萬名華文教師, 有學者指出僅雅加達一地便需要一萬名教師。這個數字給我們的啟示是, 僅送教師到印尼做第一線教學可能不敷所需, 唯有派出的教師能做師資培訓, 大規模地在當地培訓種子教師, 才能快速提升印尼的華文教學品質, 並擴大台灣對印尼教育的影響力。

學生參與課堂活動。(朋友歌)

教學實況

應華系同學在大學裡學習到的、體驗到的多是規範、理想、單純的教學個案, 直到踏入印尼這個華文教育的斷層地帶, 才發現理論與實踐竟有如此大的距離, 以往在書本、課堂裡學習到的語文、教學知識, 此時, 都必須先置入當地的文化框架, 大幅修整之後才能實行。

上世紀末, 由於大陸的經濟快速發展, 無論是已開發還是未開發國家, 都將華文視為發展國家經貿的手段、競爭力的指標, 因而在短時間內全球湧現了大量的華文教育需求, 然而, 絕大多數地區的教學基礎仍相當薄弱, 教學資源也極匱乏, 未來在海外教學的華語教師不能奢望當地有現成的教材, 完善的教法, 一切都得靠自己。大學的師資培育單位, 有責任為社會培育出專業與人格特質均佳的教師, 然而在安逸的台灣, 生活平順的大學生很難在短期內養成敬業、堅忍、抗壓、應變等特質, 而印尼卻提供了最佳的環境。

訂閱電子報
網站名稱: 中印尼文化經濟協會 網址:http://sicea.ezsino.org/
會址: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7樓702室 電話:02-2382-6753 ; E-mail:shunli120073@yahoo.com.tw
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,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,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。
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©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.,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       Tel: +886-2-26648299  E-mail:ez.change@msa.hinet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