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印尼文化經濟協會-期刊文獻-中印尼文經協會年刊-2006年刊-
會員登錄
帳   號
密   碼
驗證碼
 
註冊
行事曆
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
領導獻詞
首頁期刊文獻
2006年刊
分享到:
台灣在印尼投資油氣探勘之回顧及未來展望
作者:呂明達、洪鼎基

台灣在印尼投資油氣探勘之

呂明達、洪鼎基/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

印尼在亞洲南部位處赤道上, 由亞洲大陸向太平洋延伸, 東西長近5 , 0 0 0 公里, 南北跨越1 , 6 0 0 公里,幅員廣大, 面積達1 9 2 萬平方公里,全國由1 3 , 6 7 7 個島嶼組成, 其中以蘇門答臘、爪哇、卡里曼丹、蘇拉威西、伊利安加亞等五大島為主,位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之要衝, 亦為亞洲與大洋洲之橋樑。全國人口2 億6 1 0 萬人, 為世界第4 大人口國, 種族非常複雜, 多達3 0 0 餘種, 以馬來人最多, 其次為華人、阿拉伯人、荷蘭人… 等。印尼油氣蘊藏十分豐富,雖然已歷經近百年的探勘及開發利用, 目前印尼經證實可採天然氣蘊藏量仍有9 0 兆立方英呎( T C F ) ,原油5 0 億桶, 為全世界各國儲量第1 2 位, 也是東協( A S E A N ) 會員國中唯一之石油輸出國組織〝O P E C 〞會員國, 2 0 0 3 年印尼天然氣產量為3 . 2 T C F , 居全球第6 位, 出口量則居全球第1 位, 市場佔有率達2 6 % ,每年出售油氣收入大約有7 0 - 8 0 億美元, 佔印尼全年出口值1 2 % , 為穩定財政、經濟之一大支柱, 對印尼政府致為重要。中油公司於民國6 8 年5 月1 6 日為了因應海外石油探勘, 特於巴拿馬成立〝海外石油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〞(O v e r s e r s P e t r o l e u m a n d I n v e s t m e n t C o r p o r a t i o n)簡稱〝O P I C 〞, 從事國外油氣探勘工作, 可避免各種不必要的困擾。但中油公司早在民國6 1 年就參加印尼之油氣探勘, 歷史相當悠久, 茲將參加之探勘案依先後順序簡述如下:

一、民國6 1 年, 中油公司共同參與爪哇海域探工作, 前後共鑽3 口探勘井, 均未獲有價值之油氣而退出。

二、民國6 9 年〝O P I C 〞與其他7 家石油公司, 在〝美拉威墾東高〞礦區合作測勘, 評估結果顯示, 該礦區之生油岩及儲氣層條件均不佳, 位置又偏僻不便, 整體之風險太高而放棄。

三、民國6 8 年起〝O P I C 〞在〝盤拿〞礦區, 前後完成震測、空中重力及磁力測勘, 民國7 3 年鑽第1 口探勘井( K a j u a r a - 1 ) , 結果未鑽獲油氣。民國7 4年與美國合作鑽井一口亦未有油氣徵兆, 至合約期滿而退出。

四、民國7 2 年中油公司成立〝海外石油及投資卡里木公司〞(O v e r s e r s P e t r o l e u m a n d I n v e s t m e n t K a r i m u n C o r p .)並以該公司名義, 參與印尼爪哇海域卡里木礦區之探勘, 共鑽鑿8 口探勘井, 其中有數口探勘井鑽獲天然氣,但二氧化碳含量太高, 並不具商業價值, 中油公司於合約期滿退出礦區。

五、民國7 4 年本公司再以〝海外石油及投資卡里木公司〞名義與三家石油公司合作探勘鳥頭半島〝納油卡〞礦區, 因未鑽遇主要目標層, 本公司希望該探勘井繼續加深, 但3 家合作公司皆不同意, 宣佈退出, 乃由中油公司繼續獨資鑽探作業, 結果該井之資料雖顯示有油氣徵兆, 但因為發生卡鑽, 又未能成功排除工程障礙, 無法作地層測驗, 不得不宣告放棄結束探勘。

六、民國7 4 年中油公司成立〝海外石油及投資印尼公司〞(O P I C O I L I n d o n e s i a C o r p .),並以該公司名義, 在鳥頭半島“ 木都里” 礦區鑽第1 口探勘井, 結果無油氣徵兆, 合約期滿而退出。

七、民國7 8 年行政院指示中油公司應提升探勘技術, 降低探勘風險外, 更應積極爭取倂購國外有經濟價值且生產中之油田, 以落實逐漸提高「掌握自有能源」的政策, 中油公司適時得知美國〝哈弗可〝公司(H u f f i n g t o n C o r p .)決定出售全部股份, 經公司內部工作人員仔細評估後, 認為該公司之資產包括印尼〝山加山加〞礦區1 6 . 6 7 % 之股份, 及休士頓地區4 筆地產, 總價值約在7 - 7 . 5 億美元之間, 非常值得投資, 經積極參與投標作業, 民國7 9 年本公司以〝海外石油及投資美國公司〞(O P I C O I L A m e r i c a , I n c . ) 名義, 標得〝哈弗可〞公司,取得該公司全部股權, 當年5 月份完成產權移轉手續, 並將購入之公司正式更名為〝海外石油及投資休士頓公司〞(O P I C O I L H o u s t o n , I n c . ) , 簡稱〝O H I 〞, 購入本礦區當時已有6 個油氣田正生產中, 包括巴達克( B a d a k ) 、尼蘭(N i l a m ) 、申伯拉( S e m b e r a h ) 、巴馬庫安( P a m a g u a n ) 、外拉威(W a i l a w i ) 、穆第阿拉( M u t i a r a )等, 本礦區位於印尼卡里曼丹島東南, 毗鄰馬加撤海峽( M a k a s a r S t r a i t ) , 為太平洋沿岸之陸上油氣田, 自〝O P I C 〞購入本礦區後, 合作公司迭有變更, 而目前之合作公司及持股包括:B P 3 4 . 0 6 2 5 %、E n i 3 4 . 0 6 2 5 %、V n i v e r s e 4 . 3 7 5 %、O P I C 1 6 . 6 7 % 、U p c h u r c h 3 . 3 3 % , 另外B P 與E n i 各出資3 . 7 5 % , 組成V I C O 公司為本礦區經營人, 負起礦區生產經營及管理之責, 本礦區依經營合約規定, 於民國8 0 年、8 3 年、8 7 年、8 9 年及9 4 年分別歸還礦區面積之1 / 1 0 , 目前礦區面積剩下1 , 7 2 3平方公里,至2 0 1 8年( 民國1 0 7 年) 礦區合約即將屆滿,礦區也將全部歸還印尼政府, 本礦區自1 9 7 5 年( 民國6 4 年) 開始生產油氣, 產量相當穩定, 經過3 0 多年之生產, 近兩年油氣產量已有逐漸減少之趨勢, 但截至目前為止, 本公司不但已償還併購〝哈弗可〞公司之所有貸款、利息, 並支付印尼、美國之稅賦, 經過估算至本礦區結束時, 中油公司可有3 - 4 億美元之淨收益, 對中油公司而言, 算是相當成功的倂購案。

八、民國8 0 年至8 6 年中油公司以〝海外石油及投資印尼公司〞名義,在〝蘭圖〞礦區柔先後鑽5 口探勘井, 除其中一口井鑽獲少量油氣, 但不具經濟價值, 其他探勘井皆為乾井, 合約期滿而退出礦區。

九、民國8 2 年在鳥頭半島〝華盈〞礦區鑽3 口探勘井皆未有油氣徵兆, 本礦區其他地區油氣蘊藏潛力不高, 風險甚大, 8 3 年退出礦區。

十、民國8 5 年中油公司讓入〝普達達〞礦區( P e u d a d a ) , 並與印尼國營油公司( P e r t a m i n a ) 簽訂普達達礦區油氣生產分配合約,民國8 6年復與其他2 家石油公司簽訂合作探勘協約( J O A ) , 期間完成全礦區之二維及三維震測, 以漸新世砂岩及中新世砂岩為探勘目標研判, 初步認定有4 個好景區( P r o s p e c t s ) , 再經過詳細評估後確認, 這些構造皆屬於高風險之地層封閉, 而決定放棄退出。

回顧自民國6 1 年起中油公司即參與印尼各礦區之探勘工作,歷經3 0多年共投資不少人力、財力, 除了購併之〝山加山加〞礦區是屬於生產中之礦區外, 其他所有礦區皆屬於探勘階段, 結果鮮有油氣發現, 整體成效並不彰顯, 然而印尼是油氣蘊藏量相當豐富的國家, 我們探勘成果不佳, 究其原因可能有二: ( 一) 讓入之礦區未臻理想, 且過份信任合作公司, 中油公司投入礦區評估之人力不足, 以致無法獲得礦區之完整資訊, 影響後續地質解釋作業判斷之正確性。( 二) 中油公司探勘技術仍待加強, 應繼續加強探勘人才之培訓, 尤其目前利用電腦分析之探勘資訊軟體愈加精進, 已使測勘資料之研判、解釋、正確性大增, 自然提高了探勘之成功率, 中油公司應引進世界上大油公司之探勘技術, 及先進之分析軟體使用方式, 才能逐漸提升探勘水準, 在國際探勘界占有一席之地。

印尼政府長期以來, 規定油氣生產分配給投資者的比例為原油1 5 % 、天然氣3 0 % , 但最近幾年新發現之油氣田都較偏遠, 開發費用大增,投資者遂要求印尼政府提高分油比,印尼雖然油氣蘊藏量豐富, 但缺少資金及開採技術, 而與國外石油公司合作生產中之油氣田產量也逐年下降,漸漸無法滿足客戶需求, 同時印尼國內經濟漸繁榮, 油氣消費量也日益增加, 為了因應現況, 2 0 0 4 年起印尼政府已同意針對偏僻的礦區, 採取優惠的油氣分配比例給投資者, 將原油分配提高至3 5 % , 天然氣4 0 % 。其目的不外是希望吸引外資繼續投資印尼國內探勘與開發, 讓印尼油氣產量儘量提高, 印尼距離台灣不遠, 在外交上對我們一直相當友善, 環視台灣的外交困境下, 中油應把握時機, 重新出發, 尤其印尼又提高投資者的分油比例, 更是有利商機,若能爭取到較有潛力的礦區, 加強探勘, 印尼畢竟是油氣蘊藏量豐富的地區, 能成功發現有價值的油氣田的機會仍然很高, 且對台灣與印尼之政經文化之交流會有所助益。

訂閱電子報
網站名稱: 中印尼文化經濟協會 網址:http://sicea.ezsino.org/
會址: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7樓702室 電話:02-2382-6753 ; E-mail:shunli120073@yahoo.com.tw
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,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,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。
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©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.,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       Tel: +886-2-26648299  E-mail:ez.change@msa.hinet.net